您當前的位置 :環(huán)球 >
展現(xiàn)工匠魅力!32名上虞籍能工巧匠216件精美作品集體亮相
2022-07-18 09:17:32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wǎng)易微博

圖案各樣的竹雕、釉色濃翠的越窯青瓷、針法精妙的各色繡品……步入上虞文化藝術展示館二樓,各種手工藝作品琳瑯滿目,將不大的展館空間填得滿滿當當。眼下,“喜迎二十大·奮進共富路”——能工巧匠作品展上,來自32名紹興上虞籍能工巧匠的216件精美作品集體亮相,展示“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風范。

“要讓工匠藝術、匠心精神進入尋常百姓家。”上虞區(qū)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據(jù)了解,這次展會立足上虞,融合內(nèi)外,薈萃能人,集聚精品,展現(xiàn)大國工匠魅力,彰顯上虞故土技能,將一直持續(xù)至7月底。

展現(xiàn)工匠魅力

“這一套啊,價格比較貴了,一套6件定制下來要40多萬元。”此次展覽,“紹興派”古法紅木手法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張齊水帶來了自己近幾年來的得意之作——“錦上添花”。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一套清式紅木雕花豪華茶臺映入眼簾,作品中,牡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開得熱烈,樹干、草叢、小鳥點綴其間,錯落有致,遠觀大氣,近看精巧。

張齊水15歲跟隨名師開始學習木工,走街串巷為各個大戶人家私人定制,已制作紅木家具近50年。在他看來,一件好的紅木家具需要型、藝、材、韻等多方面的考量,凝結了手工藝人大量的心血。比如這套“錦上添花”,光設計圖紙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后又經(jīng)過開料、烘干、機加、雕刻、刮磨等工序,制作組裝上百個零件,歷時近兩年才完成。

“這里隨便一件作品拿出來,都有故事講。”上虞區(qū)收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馬建林告訴記者,這是一次上虞巧手的精品聚會,也是一次大國工匠的名作薈萃。216件作品中,包括玉雕、竹雕、根雕、木雕、葉雕、石雕、越瓷、繡品、篆刻、剪紙、臉譜、錫器、鋁飾品、文化傘、瓷板畫、紅木工藝、紅色文創(chuàng)、葉畫文創(chuàng)、書齋文創(chuàng)、盆景藝術等20個門類。

凝聚鄉(xiāng)賢力量

“上虞籍工匠,有的堅守崗位,有的散在民間,有的旅居外地,他們都是上虞寶貴的財富。”馬建林介紹說,為了這次展覽,主辦方聯(lián)系了許多在外地的上虞籍工匠參與,“聽說家鄉(xiāng)要辦展,大家都很支持。”

上虞籍名家陳鵬飛,現(xiàn)任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越窯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高級技師,中國古陶瓷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他從事陶瓷研究和制作長達四十余年,長期旅居江西景德鎮(zhèn)。這些年,他已成功仿制越窯青瓷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因“質似、形似、神似”,被國家級博物館收藏,深受專家學者好評,也讓失傳近千年的“瓷壇明珠”——越窯青瓷在其故鄉(xiāng)上虞重放異彩。

“知道我們在籌辦這個展,他第一時間聯(lián)系上我們,送來大量個人作品資料,支持我們。”馬建林說。這次展出的展品中就有陳鵬飛獲得中國傳統(tǒng)工藝名品一等獎的代表作品“躍馬”。

守護文化根脈

手工藝作品的背后不僅是能工巧匠的匠心凝聚,更是上虞對于工匠培育的集中展現(xiàn)。

杭繡傳承人80后金斐斐是此次展覽中年輕工匠的代表。大約十年前,她在杭州學習杭繡時萌發(fā)了將杭繡與家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結合的想法。“去看過外面更大的世界后,更能理解家鄉(xiāng)的文化魅力。”金斐斐說,上虞文化博大精深,她希望通過習得的技藝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傳承下去。眼下,她正全身心投入完成曹娥碑杭繡,將這塊高二米三、寬一米、共445個字的宋碑書法之冠以手繡的形式展示出來。

不僅如此,去年開始,金斐斐參與上虞龍山學校“少年工匠”培養(yǎng)計劃,擔任職業(yè)規(guī)劃授課教師開設杭繡社團課,“類似興趣班,一周一次,來報名的人特別多。”金斐斐說,一邊跟學生們講傳統(tǒng)文化故事,一邊進行手工體驗,涵養(yǎng)少年工匠精神的同時,也指引學生找到未來的職業(yè)道路。(記者 邱丹晨 徐瀟青 通訊員 袁偉江)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