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中藥里可以放蜂蜜嗎?調(diào)理肝脾的中藥有哪些?
2023-06-30 16:13:16   來源:商洛在線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wǎng)易微博

中藥里可以放蜂蜜嗎?

問題一:喝中藥可以加蜂蜜嗎? 要看你喝的中藥起什么作用的如果你喝的中藥是清熱解毒、清熱潤肺,滋潤大腸的藥,還有起的作用是健脾胃的藥和滋陰補血藥是可以加入蜂蜜的,因為生蜂蜜有清熱潤肺滋潤大腸的作用,熟蜂蜜能補血養(yǎng)陰的作用,你喝的藥起到的 作用跟蜂蜜作用相同,不僅不會影響藥物丹作用還能增強藥物的效果,你喝的藥起的是其他作用,最好不要加蜂蜜的,因為蜂蜜還有糖分,會減低其他藥物的療效

問題二:中藥里面能加蜂蜜嗎? 你好,要看你喝的中藥起什么作用的如果你喝的中藥是清熱解毒、清熱潤肺,滋潤大腸的藥,還有起的作用是健脾胃的藥和滋陰補血藥是可以加入蜂蜜的,因為生蜂蜜有清熱潤肺滋潤大腸的作用,熟蜂蜜能補血養(yǎng)陰的作用,你喝的藥起到的 作用跟蜂蜜作用相同,不僅不會影響藥物的作用還能增強藥物的效果,你喝的藥起的是其他作用,最好不要加蜂蜜的,因為蜂蜜還有糖分,會減低其他藥物的療效

問題三:中藥里面可以加蜂蜜嗎 一般可以,蜂蜜可和百藥,最好問問開方醫(yī)生。金泉蜂業(yè)--有好蜂蜜

問題四:中藥里可以加蜂蜜嗎? 當然可以,那個丸子藥(一個大丸子是的那種)如果加了蜂蜜就是軟的,不會硬,還有助于增加藥的吸收。

問題五:中藥里可以加蜂蜜嗎 你好,最好喝中藥的時候不要加蜂蜜,否則會引起藥物反映的,對身體也有一定傷害的,舌頭上苦味區(qū)分布在舌根部份,所以,對于湯藥想靠避開舌頭的苦味區(qū)是不太好實現(xiàn)的,由于舌頭對36,7度時候的感覺最明顯,所以,你可以把中藥晾涼之后再喝,苦味就不如溫的時候明顯最后那一點,也是可以不喝的,因為中藥在制作過程中,有效成分都已經(jīng)充分溶解在水中,渣滓的效果是不明顯的希望能夠幫到你解決問題

問題六:中藥太苦喝不下去,里面能放蜂蜜嗎 有對象才奇怪

雖然蜂蜜沒有“生、熟”之分,但蜂蜜在中藥上的應(yīng)用,按其用途可分為二類:生用與熟用。生用是指直接食用,多口服,如用于潤肺止咳,治療老年人病后虛弱的便秘,或作用營養(yǎng)滋補品,以及外用于燙傷;

熟用系煉制后,用于蜜炙、制丸和收膏。

補中就是補中益氣 以補中焦脾胃 補輕揚氣

調(diào)理肝脾的中藥有哪些?

天氣逐漸轉(zhuǎn)熱、溼氣漸增,會影響腸胃機能,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脹氣、腹瀉、食欲不振、便秘等問題。而飲用新增防風、黃耆、山楂等藥材茶飲,有助于調(diào)理肝脾、補氣升陽及促進消化。下面我給大家說說如何調(diào)理肝脾,供大家閱讀!

調(diào)理肝脾茶飲

人參干姜茶

適用物件:常頭暈耳鳴、肚子悶痛及易腹瀉的脾腎陽虛體質(zhì)。

材料:高麗參、干姜各5克。

功效:高麗參補益五臟、健脾生津,干姜溫脾助陽、止瀉。

山楂神曲飲

適用物件:偏食如愛吃肉、淀粉,易便秘、脹氣的脾胃傷食體質(zhì)。

材料:山楂、神曲、萊菔子各5克。

功效:山楂、萊菔子消食化積、除脹,神曲健脾胃、助消化。

以上四款茶飲做法皆以藥材加300毫升熱水,燜泡5分鐘后飲用,可天天喝。

防風白術(shù)茶

適用物件:情緒波動大、拉完肚子仍易腹痛的肝脾不調(diào)體質(zhì)。

材料:防風、白術(shù)各5克。

功效:防風可疏理肝脾、化溼,白術(shù)幫助健脾益氣、利水散溼。

黃芪升麻飲

適用物件:食欲差、疲累,易消化不良、脹氣的中氣虛弱體質(zhì)。

材料:黃芪、升麻各5克。

功效:黃芪能補中益氣、強壯脾胃,升麻可清熱、升舉陽氣。

調(diào)理肝脾的方法

一、疏肝健脾法:此法適用于因憂思日久而致肝氣郁結(jié),疏泄不及,脾土陰凝板滯的木郁土中之證。

注:木郁土中為中醫(yī)術(shù)語。中醫(y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即肝郁脾虛。臨床表現(xiàn)為胸脅脹滿竄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脹,腸鳴矢氣,便溏不爽,或腹痛欲瀉、瀉后痛減,或大便溏結(jié)不調(diào),舌苔白,脈弦或緩。。以逍遙散為代表方,其他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越鞠丸等也可選用。

病案舉例:江某,女,39歲。因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終日憂悶不樂,形體略胖,1周來,感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食欲不振,胸悶太息,大便不爽,四肢欠溫,睡眠不安,月經(jīng)滯后。在某醫(yī)院經(jīng)B超檢查發(fā)現(xiàn):膽囊結(jié)石并膽囊炎,服“消炎利膽片”、“黃連素片”等無效,望其舌苔薄白,脈兩關(guān)偏弦。辨證屬肝郁脾虛之證,治以疏肝健脾,逍遙散加減:柴胡、赤芍、白芍、雞內(nèi)金、當歸各10克,郁金、云茯苓、焦白術(shù)各12克,生姜3片,薄荷3克,炙甘草6克。服7劑,藥后胃脘脹痛減輕,食欲稍增,再守上方7劑,胃痛基本消失,食欲好轉(zhuǎn),月經(jīng)正常。

按:病起于憂郁,為情志所傷。憂思日久,致肝氣郁結(jié),肝氣疏泄不及,則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即張老所說的脾土陰凝板滯。治療應(yīng)疏肝為主,健脾為輔,藥用辛甘,辛以疏肝,甘以健脾,即《素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二、抑肝扶脾法:此法適用于因急躁易怒而致肝氣橫逆乘脾,脾胃受傷的肝脾不和之證,以痛瀉要方為代表方。

病案舉例:寇某,男28歲,干部。患慢結(jié)腸炎2年,形態(tài)壯實,腹瀉反復發(fā)作,發(fā)則腹痛腸鳴,痛則欲便,便則痛減,便中夾有白凍,日二三次或五六次,飲食如常,精神尚好。舌苔薄白,脈弦見于右關(guān)。曾做大便培養(yǎng),未見致病細菌生長,曾服土霉素、氯霉素等藥,初有效,后無效。證屬肝木乘土,治以抑木扶土。痛瀉要方加味:炒白芍24克,防風15克,陳皮10克,焦白術(shù)6克,六月雪20克。5劑瀉止痛除,白凍見減,繼服10劑,白凍全除,別無所苦,隨訪1年未見覆發(fā)。

按:患者形態(tài)壯實,飲食如常,精神尚好,知脾胃未虛。然腹痛腹瀉,瀉后痛減,右關(guān)脈弦,知肝木偏旺,久則乘克脾土?!督饏T要略》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治療應(yīng)抑肝為主,扶脾為輔,藥用酸甘,酸以斂肝,甘以補脾。即《素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酸瀉之。”痛瀉要方一般被認為是扶土抑木的方劑,而專家認為是抑木扶土,抑木為主,扶土為次,治療以肝實為主,而脾虛不甚的痛證。若以脾虛為主,導致肝氣偏旺者,非本方所宜。

三、補脾抑肝法:適用于飲食不節(jié)而致脾胃受傷,脾胃虛弱,肝相對偏亢的肝脾不和之證,以黃芪建中湯為代表方。

病案舉例:黃某,女,50歲,家庭婦女。胃痛反夏發(fā)作5年余,曾2次解黑便,經(jīng)胃鏡檢查診斷為:胃潰瘍、十二指腸球炎。日來,胃脘疼痛發(fā)作,痛時喜按,口不渴,不嘔,畏寒,面色萎黃,身體消瘦,精神疲倦,不思飲食,大便軟,無黑便,心悸,睡眠不好,舌淡苔白,脈右緩弱,左弦細。辨證屬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肝氣偏旺證,治以補土抑木。黃芪建中湯加味:黃芪、黨參各30克,炒白芍24克,桂枝6克,當歸10克,大棗10枚,炙甘草9克,飴糖60克烊化。服5劑后,胃痛大減,精神飲食轉(zhuǎn)佳,脈仍無力,守方再服10劑,胃痛痊愈,可從事家務(wù)勞動,原方出入調(diào)服20劑,隨訪半年余,胃痛未再復發(fā)。

按:患者胃痛反復發(fā)作,歷時5年余,病程較長,且痛時喜按,不思飲食,精神疲倦,身體消瘦;面色萎黃,知其脾胃虛弱久矣,脾土虛弱,則肝木易亢,疏泄太過,故見脈弦細,治療應(yīng)補脾抑肝,補脾為主,抑肝為輔,藥用甘溫,佐以酸甘,甘溫補脾,酸以斂肝。即儉匱要略》“補用酸,助用焦苦,益以甘味之藥凋之”。黃芪建中湯甘溫酸合用,正好對癥。亦喜用資生丸化裁。然飲食傷脾致脾胃虛弱,決非一日之過,所以健脾補脾亦非一時可挽回,臨證時,要有方有守,方能治愈。

四、健脾養(yǎng)肝法:適用于脾虛運化失職,氣血生化無源,導致肝血不足,肝失血養(yǎng)的肝脾不和之證,以當歸芍藥散、歸芍六君子湯、當歸補血湯為代表方。

病案舉例:邵某,女,41歲,干部?;颊哂?年前發(fā)現(xiàn)血小板減少一般在5—6萬左右,經(jīng)服“利血生”、“維生素”等西藥均少效,只好在家休假養(yǎng)病。來診時癥見:頭昏,精神疲乏,有時昏倒,飲食不佳,大便干結(jié),口干思熱飲,心悸多夢,肢體麻木,停經(jīng)3個月,脈細,左弱,舌淡紅有齒印、少苔。證屬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肝失血養(yǎng)。治以益氣養(yǎng)血、健脾補肝。方以歸芍六君子湯加味:當歸、炒白芍各10克,紅參8克另煎,黃芪、茯苓各20克,紅孩兒15克,焦白術(shù)、升麻、炙甘草各6克。7劑。再診時,精神飲食轉(zhuǎn)佳,舌淡,脈細稍好,守上方,黨參易紅參20克,加丹參10克,服10劑,精神飲食均好,經(jīng)事已行。再以上方增減服藥月余,無不適,多次檢查血小板數(shù)達9萬多,囑再服歸脾丸月余以鞏固療效。

按:患者精神疲乏、飲食不好、頭昏心悸、月經(jīng)不潮等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肝失血養(yǎng)則見肢體麻木、停經(jīng)、睡眠不好、脈細左甚。治療應(yīng)健脾養(yǎng)肝,益氣生血。藥用甘酸偏溫,培土滋木,使脾土健運,氣血充足,肝木得以滋培。

如何調(diào)理肝脾

每個人都可能會 腹瀉 ,特別是在秋季,有很多中草藥對腹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腹瀉 中藥 方,希望能幫到你。

腹瀉常用中成藥

1、參苓白術(shù)丸

主要成分為人參、茯苓、白術(shù)、山藥、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陳皮。功能補氣健脾,調(diào)中止瀉。主治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瀉,身體消瘦,四肢無力,精神疲倦等癥。

2、人參健脾丸

主要成分為人參、白術(shù)(麩炒)、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功能健脾益氣,和胃止瀉。主治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 腹痛 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3、六君子丸

主要成分為黨參、茯苓、白術(shù)(麩炒)、甘草(蜜炙)、半夏(制)、陳皮、生姜、大棗。功能健脾止瀉。主治脾胃虛弱, 消化 不良,腹痛便溏。

4、附子理中丸

主要成分為附子、黨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功能溫中健脾。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病癥。

5、補脾益腸丸

主要成份為黃芪、黨參、砂仁、白芍、當歸、白術(shù)、肉桂、延胡索、荔枝核、干姜、甘草、防風、木香、補骨脂、赤石脂。功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止痛止血,生肌消腫。主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中氣虛陷之腹瀉腹痛、腹脹、腸鳴;氣血不和之粘液血便;或脾陽不足,冷積 便秘 等。

6、四神丸 主要成分為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功能溫腎暖脾,澀腸止瀉。主治脾 腎虛 寒之五更泄瀉,不思飲食,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7、楓蓼腸胃康片

主要成分為牛耳楓、辣蓼。功能理氣健胃,除濕化滯。主治脾運不健,氣滯濕困而導致的急胃腸炎及其所引起的腹脹、腹痛和腹瀉等 消化不良 癥。

8、葛根芩連微丸

主要成分為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功能解肌, 清熱 ,止瀉,止痢。主治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痢臭穢;菌痢腸炎。

9、香連丸

主要成分為黃連、木香。功能清化 濕熱 ,行氣止痛。主治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瀉。

10、加味香連丸

主要成分為木香、黃連、黃芩、黃柏、白芍、當歸、厚樸、枳殼、檳榔、延胡索、吳茱萸、甘草。功能祛濕清熱,化滯止痢。主治濕熱凝結(jié)引起的紅白痢疾,腹痛下墜。

11、固本益腸片

主要成分為黨參、白術(shù)、炮姜、山藥、黃芪、補骨脂、當歸、白芍、延胡索、木香、地榆、赤石脂、兒茶、甘草。健脾溫腎,澀腸止瀉。主治脾虛或脾腎陽虛所致久泄久痢,適用于慢腹瀉、慢 結(jié)腸炎 、潰瘍結(jié)腸炎等。

12、藿香正氣丸

主要成分為 廣藿香、紫蘇葉、白芷、白術(shù)、陳皮、半夏、厚樸、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 生姜、大棗。功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扶正祛邪。主治 感冒 、嘔吐、泄瀉、霍亂、濕阻等病。



[責任編輯:ruirui]





關(guān)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wù)| 建站服務(wù)|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